在我国古代,皇帝作为封建社会的最高掌权者,通常通过两种途径登上皇位。最常见的是继承制,包括正常接班和被迫让位;另一种则是自立为帝,开创全新王朝。纵观历史万通配资,继承皇位的情况占绝大多数,其中父子相传最为普遍。但偶尔也会出现例外,有五位皇帝选择将帝位传给孙子而非儿子。这五位中,首例最为特别,末代那位下场则最为悲惨。
中国古代王位继承制度从西周开始主要采用父传子的方式。这种世袭制与当时的政治环境密切相关,因为统治者掌握着绝对权力。在特殊情况下,也会出现兄传弟的继承方式,比如商朝和许多游牧民族就普遍采用这种模式。即便君主更倾向于传位给儿子,但有时也不得不选择孙子继位。这种情况通常是主动选择的结果,往往是由于原定继承人早逝,只能从继承人的子嗣中另选新君。
展开剩余84%这么一来,皇位就直接传给孙子了。但在古代,这么干的情况确实少见。主要原因在于风险太高,搞不好就会引发政局动荡。
咱们先聊聊赵佗和赵胡这爷孙俩。赵佗可不简单,他是南越国的创始人,也是这个国家的首位皇帝。这人确实有两把刷子,趁着秦末乱世直接拿下了整个岭南地区,建立了自己的地盘。在那段动荡岁月里,就属他治下的岭南最太平。这老头先是自立为王,后来干脆当上了皇帝。不过等到汉朝站稳脚跟,南越实在拼不过人家,他只好又把皇帝头衔给摘了。至于为啥把王位传给孙子,纯粹是因为这老爷子活得太久了,儿子都没熬过他。
史书提到,赵佗生于公元前240年,卒于公元前137年,享年103岁。他活得特别久,经历了多位皇帝。去世时,他的儿子们已先他离世,王位只好传给孙子赵胡。南越国共有四位君主,但后三位在位时间总和都比不上赵佗一人。尽管赵佗不算特别出名,但超长寿命让他在史册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能熬到自己儿子都去世的皇帝,确实罕见。
再来聊聊南齐的萧赜和萧昭业。萧赜是南齐的第二任皇帝,死后被追封为齐武帝。482年他继承皇位后,确实是个好皇帝,把国家治理得越来越强盛。但他在选接班人这件事上却栽了跟头。刚登基不久,他就把儿子萧长懋立为太子。这个太子干得挺不错,处理政务很有一套,虽然偶尔不守规矩,但深得皇帝和大臣们的认可。可谁也没想到,萧长懋在492年突然病逝,竟然比自己的父亲还早走了一年。
萧长懋离世后,齐武帝经过深思熟虑,决定让萧长懋之子萧昭业继承大统。公元493年齐武帝驾崩,萧昭业顺利登基。但这位新君的统治极其短暂——他刚坐上龙椅不久,就被叔父萧鸾发动政变赶下台,最终命丧黄泉。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他治国手段过于暴虐,生活奢靡无度;另一方面更讽刺的是,他竟重用了后来推翻自己的萧鸾,这样的昏庸统治注定难逃覆灭命运。
咱们聊聊辽国的耶律洪基和耶律延禧。1055年,23岁的耶律洪基当上了辽国第八任皇帝,在位整整46年,这在辽国历史上算很长的了。不过说实话,这位皇帝干得不咋地,他重用奸臣导致国家越来越弱。虽然这人受汉文化熏陶挺深,会写点诗词,还一直主张跟北宋和平共处。临死前还特意嘱咐子孙别跟宋朝打仗。
耶律洪基让孙子耶律延禧接班,纯粹是因为自己糊涂。本来耶律延禧的父亲耶律濬是称职的太子,却被昏聩的耶律洪基处死。事后耶律洪基后悔了,就开始重点培养孙子。临终前直接把皇位传给了耶律延禧。没想到这个孙子更不靠谱,直接把辽国给整没了,自己成了末代皇帝。这爷孙俩一个比一个差劲,要不是他俩瞎折腾,辽国说不定还能多撑些年头,北宋也不至于那么快被金国灭掉。
接下来聊聊元朝的两位重要统治者——忽必烈和铁穆耳。作为元朝建立者,忽必烈不仅是开国君主,还是蒙古帝国的第五任大汗。他在1260年夺得汗位开始掌权,11年后正式登基称帝,建立元朝。这位统治者从登基到1294年去世,共在位34年,享年79岁,是元朝在位时间第二长的皇帝,仅次于末代皇帝元顺帝。
忽必烈最初属意嫡长子真金作为接班人,这反映出他深受汉族传统思想熏陶。真金早逝后,忽必烈转而培养孙子辈。起初他对继位人选并无明确打算,但由于真金王妃特别看重铁穆耳,这位皇孙逐渐获得重点栽培。1293年,在忽必烈临终前夕,铁穆耳被正式册立为储君。登基后的铁穆耳表现平平,既非昏聩之君也谈不上英明,勉强算个守成之主。他在位期间元朝政局尚稳,但国家整体实力未见显著提升。
咱们聊聊朱元璋和朱允炆这对爷孙。朱元璋建立了明朝,而朱允炆是他大儿子朱标的孩子。在选接班人这件事上,朱元璋和忽必烈做法挺相似的。1392年,深受朱元璋器重、性格仁厚的太子朱标突然离世。这位太子平时待人宽厚,在朝中很得人心。朱标死后不久,朱元璋就决定让孙子朱允炆接替皇位,这显示他始终遵循长子继承的传统。这么做主要是为了保持朝廷稳定。可惜朱允炆最后结局并不好。
朱允炆登基后很快对各地藩王动手,引发朱元璋第四子朱棣以"清君侧"为由起兵造反。这场靖难之役以朱棣胜利告终,他顺利夺取皇位,而朱允炆却神秘失踪,结局相当离奇。虽然和萧昭业的下场类似,但本质不同。萧昭业昏庸无能,被杀不足为奇。朱允炆虽然勤勉理政,可惜缺乏治国才能,加上身边大臣都不顶用,最终丢掉皇位实在令人惋惜。
这些选择让孙子继位的帝王有个共同点——寿命都很长。他们通常是在原定接班人去世后,才把皇位传给孙辈。要是太子还活着,他们绝不会直接让孙子继承大统。毕竟这种传位方式风险太大万通配资,容易引发政局动荡。
发布于:陕西省鑫东财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