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拽羊仪式”跟“献奶仪式”七星配资,是“靖康之变”时金人对北宋皇室和大伙儿搞的两种特别丢人的礼节。
结果,北宋就这么消亡了;结果,这事儿给汉人的心里留下了深深的伤痕;结果,岳飞一肚子火,写下了那篇流传千古的《满江红》;结果,好多后来的人对“靖康之变”都感到特别心疼。
但实际情况是怎样的呢?说白了,这全是宋朝那些人把狡猾狠毒、不守信用做到了极点,简直就是自己挖坑自己跳,真的一点也不值得我们去可怜他们。
这事儿得从那个“澶渊之盟”的事情开始聊起。那时候,有个挺重要的盟约,就是“澶渊之盟”。咱们得从这个盟约说起,来聊聊那段历史。
公元1005年的时候,北宋和辽国达成了一个叫“澶渊之盟”的协议。这个协议说,北宋和辽国就像兄弟一样,辽国是大哥,北宋是小弟。每年呢,北宋要给辽国送上十万两银子和二十万匹绢。它们还划定了边界,就是白沟河上面那段拒马河,两边可以在那儿做买卖,边境也开放了,可以互相交易。
在公元1042年的时候,把之前的“赠”改成了“纳”,而且“纳”的银子数量涨到了二十万两,绢也增加到了三十万匹,这事儿在历史上被叫做“庆历增币”。
展开剩余84%“澶渊之盟”一签,宋辽两国就迎来了长达一百多年的安稳日子。
在这个过程中,辽国动手动脚,用武力威胁北宋,硬是让北宋重新划了条边界线。他们定的那条线,就是按照分水岭来分的。结果,北宋就这么丢了河东那边的好大一片地方。
虽然辽国这么做,看起来像是违背了“澶渊之盟”的规矩,但实际上他们是靠着强大的军事实力和巧妙的外交手腕拿到好处的七星配资,而且这事儿北宋也是点头答应了的。
但是呢,北宋老是玩些阴的,背后给盟友捅刀子,就像是小人干的事儿。就算是对着盟友金国,也是表面一套,背后一套,压根儿就不讲信用,不遵守约定。
1111年的时候,宋徽宗听了大太监童贯,还有那个本来是燕人、后来被童贯改名叫李良嗣的马植的主意,偷偷地派了使者李良嗣从登莱那边渡海过去,跟金国秘密商量好要一起攻打辽国。
1118年的时候,宋徽宗又一次派了李良嗣这个使者去金国,商量着一起攻打辽国的事儿。说到打完辽国后土地怎么分,金国的老大完颜阿骨打说了:“咱们商量好的地儿,现在一块儿去打辽国,谁打下来就是谁的。”(《金史》里记的这事儿)说白了,就是看各自的本事,谁厉害谁就多拿地。
之后,皇上宋徽宗给了李良嗣一个新的姓氏,让他改姓赵,也就是说,从那以后他就叫赵良嗣了。
1120年那会儿,宋徽宗又派了赵良嗣他们几个人去金国,商量一起攻打辽国的事情。这事儿后来被人们叫做“海上结盟”。
从那以后,宋朝和金国就商量好了一块儿去打金国。
结果呢?北宋那边压根就不想摊上盟友该担的风险,就盼着能有个稳赚不赔的“两只鸟打架,旁边人捡便宜”的好事。说白了,北宋的那些皇帝和大臣啊,就是缺了点儿勇气和责任心。
结果是这样的,金国只能自己动手去干辽国了。没想到,就算没了北宋这个帮手,金国还是能把辽国打得一点办法都没有,辽军是一路逃跑,根本挡不住。
看到这个情况,北边的朝廷和那些大臣们心想能捡个大便宜,就赶紧让童贯当了大将军,带着十五万宋朝的军队往北去打辽国。可没想到的是,辽国那些剩下的军队居然把宋军打得落花流水七星配资,宋军只能狼狈逃跑。
公元1122年的夏天,7月份那会儿,宋朝又动用了二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地往北边去打辽国。那会儿的辽国,情况已经相当糟糕,走投无路之下,只能向宋朝低头认输,做了宋朝的小弟。这样一来,宋朝的军队就很顺利地接管了辽国的燕京地区。
本来,这事儿对北宋来说是个大好事,但让人恼火的是,进了燕京的宋军一点军纪都没有,到处放火抢劫,胡作非为,结果把满城的辽人都惹毛了。
最后,辽国的军队在辽将萧干的帮助下,一下子就把宋军从燕京给打跑了,宋军这回可真是吃了大亏,伤亡特别重。
北宋的军队战斗力确实不强,但他们的将领们倒是挺有胆量,居然敢跟金国开口要回那个“幽云十六州”,这想法有点像啥也不干就想捡便宜。而且,北宋还不知足,又叫金国帮忙去抓萧干,说是为了报仇雪恨。
这下子,金国可就不乐意了。当初咱们不是说好了要一起把辽国给灭了吗?结果你们却反悔了,连个人影都没见着,更别说出兵帮忙了。就算后来你们派了点军队过来,那也根本不够看啊,连当个帮手都不合格,现在还好意思来要地盘?
北宋那帮领导和大臣心里明白自己站不住脚,所以就又想了个招儿,说愿意继续给“岁贡”,不过这次不是给辽国了,而是换个名头给金国,他们琢磨着这样或许能让金国把“幽云十六州”那块地方吐出来给他们。
公元1123年年初,宋和金两边的使臣在汴京商量好了这么一件事:金国答应把燕京那七个州的地盘给北宋,而北宋呢,每年得给金国五十万岁的钱,还有另外一百万贯,算是代交那七个州的部分税钱。还有啊,北宋这边又跟金国提了,希望能把幽州剩下的九个州也一并要过来。
这事儿能瞧出来,北宋在战场上不太行,但一到谈判时却特别强硬,真不知道他们的自信从哪儿来的。
最后,两边谈了好多回,金国妥协了,商量好这么个事儿:金国答应把云州、朔州、武州、蔚州这四个地方转手给宋朝,辽国的其他地盘就归金国了。
另外,两边还讲好了“地归宋,人不收”,意思就是,那些从金国地盘跑到宋朝地盘的辽国人,宋朝这边不能收留他们。
到这时候,北宋差不多“拿回”了幽云十六州里面的十一个州,朝廷里的大臣们都抢着上书表示庆贺,还特意立了块“收复燕云碑”来记录这个大功。对北宋来说,这事儿就算是挺美满的结果了。
没想到,北宋挺不靠谱,老是不遵守和金国之间的约定:不光收留了好多原来是金国的人,还大胆发布命令,说要接纳金国正拼命追捕的辽天祚帝他们;不光不按约定时间交岁币丝绢,交上来的丝绢质量还差得要命;不光拉拢本该属于金国地盘上的人,还下命令拉拢金国地盘的官员,更过分的是,还想撺掇这些官员一起把金国给灭了。
没想到,宋徽宗用他那独特的瘦金体给金国的平州知州张觉写了封信,说“咱们联手干掉女真族”。结果这信儿不小心被金国给搜到了。
后来,张觉因为叛乱跑到了宋朝的地盘。可让人没想到的是,北宋的皇帝和大臣们,因为怕惹恼金国,居然把张觉这个本来是他们盟友的人给杀了,还把他的头割下来送给了金国。这事儿做出来,让人感觉北宋真是太不讲信用、不仗义,而且还没本事。
到了那会儿七星配资,金国算是把北宋摸了个透,心里门儿清了。所以,他们就借着“张觉那档子事儿”当借口,大军往南开拔,紧接着,就有了历史上那让人痛心疾首的“靖康之变”。
发布于:陕西省鑫东财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